看点:《落》【一个月的战争 参赛作品】

2023-02-24 18:04:59 [来源:哔哩哔哩]

大家好这里是047,今天带来的作品是我这二十来年人生的里程碑,也达成了我从小到大的一个愿景。在过去的一个月 280个小时里所学到的各类知识将会是我接下来人生中只属于我的瑰宝。《落》这个名字对我而言不仅代表了结束,同时将会是崭新的开始。

我将会从摄影—机体—地台—人物的顺序来讲述这个月的故事。

完成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ID合照

拍摄过程

就先从最后的摄影开始吐苦水吧(笑)。

大家可能注意到最开始四张图的观感有些不一样。单就这几张图我前前后后花了将近20个小时的时间去拍摄和调整。不过单论结果来说,作为一个摄影小白能拍出符合预期的封面图已经非常知足了。之后的照片之间存在不少的色差,也请大家见谅。

背后的背景是电视机上的图片。我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贴近真实的图片会给模型带来不同的观感

二是屏幕投射在透明件上带来的炫光

这台电视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烦恼,其中之一就是刷新率远不及电脑显示器。这导致了拍摄的时候需要适当延长曝光时间以保证背景颜色统一。 如果快门过快就会出现暗色的光带。同时反光的屏幕给我带来了很多灯光布置的限制,更是对闪光灯的禁用。

对于模型摄影来说景深可以说是最宝贵的参数了。相较于实物的尺寸,单张照片几乎不可能把画面中全部重点清晰的呈现。简单的办法是缩小光圈以取得较大的景深。光圈的变小导致图片本身会变的很暗,因为闪光灯的禁用,延长曝光时间是我唯一的选择。

如你所见极端的设置并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效果。不过不用担心,前人已经为我们铺好了道路。通过焦点合成就可以导出整张较为清晰的图片。

通俗来讲就是把全部深度的焦点全部拍一遍后合成为一张照片。

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图片本身更清晰,同时也更接近实物尺寸拍摄时得到的结果。

因为主灯光需要照顾机翼下的细节导致了机身反而偏暗,调整了各个部位的光影位置和彩色物体的饱和度。在前后视图中延伸了甲板两边以达到更真实的效果。

机身制作

模型本体是田宫的F-14A,同时使用了牛魔王的蚀刻片大包和3D打印的起落架。

田宫杰作机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机身的结构还是组装的先后顺序都简洁且不失细节和稳固。设计思路是基于结构服务于表面并不拘泥于表面,通过这个出发点和超高的开模精度给模型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组合度。

我是第一次使用牛魔王的彩色蚀刻片,总的来说水准是非常高,用来丰富内部细节是不错的选择。

前舱在蚀刻片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管线。蚀刻片扁平的管线反而显得出戏,在以后的制作中会尽力避免使用。 结果上得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那里有一坨线堆在一起”。

前后起落架均使用了打印件替换,一体成型的管线细节非常的出色。 

轮胎使用了树脂轮胎用来实现重力效果。我在组装之前就把轮胎粘了上去。也是运气非常不错,装到机体上三个胎面都在同一平面上。

后起落架的细节就显得纠结的多。因为田宫出色的堆叠结构设计,整个后舱室被分为了上中下侧四段,分别在完全不同的模块上。以至于我不得不组装好之后才能确定管线具体的长度和位置。这导致舱室深处的位置操作起来异常别扭。曾一度纠结 “算了不加了,反正除了自己谁也看不到”, 但最后还是想着给自己整个全套,咬着牙一口气做完了两侧。

终于到了喷涂的阶段,我是一个坚定不渝的预制阴影党,尤其是在制作飞行器的时候。既然能在喷涂的时候就能得到统一且清爽的斑驳和阴影效果,那何乐而不为呢。

接下来就是比较简单的遮盖和分色, 要提前研究水贴确定个别需要额外分色的位置。喷口则使用了红、橙、蓝的透明色按照假定的温度最高点增加灼烧效果。我个人不喜欢金属粉彩的质感和易脱落的特点,所以喷口几乎没有喷涂之后的旧化。

我太喜欢用透明橙增加油污了。我对这个技法的理解是:

如果在刻线位置直接喷涂透明橙只会加重刻线晕影,但遮盖喷涂就可以把刻线和油污分割开,给色彩增加层次。 可惜这次的效果做的略浅,以至于后期旧化的时候覆盖了大部分。

我其实是在部分旧化之后再贴水贴的。主要是为了完全杜绝遮盖液对水贴的影响。不过在这之后我发现了GAC200这个魔法药水,可以把丙烯光油的硬度提到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贴完水贴后,我使用了缎面的清漆来统一水贴和漆面反光度。较为粗糙的表面可以得到更好的旧化的效果。

盐蚀技法是使用盐或者盐水在喷涂时对浅色做一个遮盖来达到小颗粒聚集的效果。但使用食盐和需要重洗模型表面属实劝退了包括我在内的不少模友。

在观看了一些有关盐蚀的成品图之后,我就想为什么不能像点锈迹一样照葫芦画瓢,把盐蚀后期画出来呢?

首先使用稀释过的黑色珐琅给机身每个面中心做一个滤镜。因为底漆是较为粗糙的,在用毛刷顺着方向扫过之后会留下很大一片的黑色痕迹。尽量晕开颜料的边缘避免太过突兀的颜色变化。

调出和底漆原色相同且较浓的珐琅漆,我这里是浅蓝色。使用镊子或者金属棒在靠近模型的位置用毛刷溅射上去。这里需要小心的控制飞溅的范围并适当集中飞溅的落点。

最后在干燥之前把珐琅稀释液用类似的方法往机身上弹,在颜料干燥后再弹一次,这一步不需要特别小心,大面积的随意弹就好了。

归功于珐琅彩的可逆性和液体表面张力,在干燥前弹上去的稀释剂小点会成深色,反之干燥后会成浅色。

用我这个技法用来做较为轻度的盐蚀,总的来看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至于重度腐蚀,方法应该是相通的。不过用毛刷溅射并不好控制范围,如果特制一个带挡板的金属杆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地台制作

严格的来说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场景的制作,最开始套件的选择就给了我当头一棒。

市面上就不存在带有船舷的1/48航母地台套件。过程中我其实找到了1/72的地台图纸,但高达600的图纸价格把我劝退了。同时别人的模型也不能保证适配自己的打印机公差,最后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憋了个地台出来。

我其实花了蛮多时间去找有关航母船舷的细节,但大部分图片都是从远处,或者干脆就看不到这个没人关注的角落。能找到最清楚的细节图反而来自于模型。我还注意到其实每一个模型套件都对航母船舷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大量的—— “我一拍脑袋就觉得这挺好” 和 “我寻思一定没问题”,也请各位考证党见谅。

没有选择弹射器起点有两个比较大的原因,一是飞机已经做成了整备的样子,二是放在侧面可以光明正大的把机屁股露出来。

大部分的结构使用了fdm的打印机,PEI纹理平台带来的纹路非常适合飞行甲板。其余的小零件则使用光固化打印。

这里能看出甲板的纹路是按照45度的方向延申。这并不是零件的底层没有填满,而是一种整体图案带来的视觉规律,如果凑近反而会觉得纹理是完全打乱的。我当初也没有想到这一点,以后打印地台时调整一下底层的填充方向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整个地台的制作算是有惊无险。到此整个作品我最说不准的一部分算是合格落幕了。  

人物制作

这也是我第二次进行兵人涂装,同时也是头一回接触1/48这个尺寸。

我前后买了两套地勤兵人。如图所见,注塑开模的细节简直惨不忍睹,而且各个都是大头娃娃。这次涂装我意识到对于初学者来说,模型本身的细节对于皱褶阴影的把握有多么的重要。给我好好入门了一回。 

即便使用了最细的笔刷,在涂装眼睛或者迷彩等细节也很难保证不涂出界。不过我发现反过来遮盖细小色块的周围会好操作的多。之后我打算在大比例人物模型上好好研究一下,搞清楚具体的明暗关系后再回到小比例上,应该会有更好的理解。

结语

就先在这里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谢模匠提供了这样一个比赛平台,同时也感谢模匠群友在制作中给我提出的各种建议。满打满算从六岁开始我接触模型有整整17年了,相比较这几个月我学到的知识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有缘再见了。

最后也希望各位模友在2023年里面身体健康,多想想以后还有多少模型等着你。

不要像我这样大半夜的还在赶专栏 (捂脸)。

x 广告
x 广告
© 2021 东方早报网 版权所有,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