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光辉)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仁和乡始终把畜牧产业作为强农兴农的重要产业来抓,深入落实各项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禽流感疫情、猪周期波动等因素叠加冲击。不断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种畜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将畜牧产业引向高质量发展轨道,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发展之路。
(资料图)
12月14日,走进百里杜鹃仁和乡百花村同鑫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标准化的猪舍,养殖场负责人潘芳拿着猪料正挨个圈舍添加猪料,忙得不亦乐乎,圈里的猪都争先恐后地抢食。
“我家的养猪场现在有106头猪,今年上半年卖了5万多块钱,除了粮食和饲料赚了2万多块钱。现在我们有20多头生猪和50多头小猪仔月底要出栏,预计能赚几万块,一年下来也有10多万块钱的收入。”同鑫养殖场负责人潘芳说。
潘芳是百花村家喻户晓的“猪倌”,她创办养殖场从事生猪养殖已有7个年头,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规模化养殖,还为村民们免费提供养猪技术指导,极大促进了百花村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前我们村就我家养殖场稍微规范一些,村民们看到规模化的效益,就来参观和学习,然后也开始建造标准化养殖场,现在村里面已经有4家了,都很不错。”潘芳说,下一步我要继续带动村民参与养殖,通过养殖来增收致富。
走进仁和乡中河村黑鱼一组,一座依山而建的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场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永贵生态养殖场。养殖棚内一声声牛叫不绝于耳,一头头健壮的西门塔尔繁殖母牛成群站立,饲养员正忙着给牛添加草料。
永贵生态养殖场的负责人是一位“80”后青年,起初,在外省打工,经过10多年的打拼,积累了一笔资金,这为他多年的返乡创业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底,肖永贵回村开建养牛场,2020年初,养殖场投入运营。
据肖永贵介绍,养殖场的设施都是自己规划建设的,圈舍的设备也是自动化为主,养殖场占地面积有1500多平方米,场地建设花了60多万,买牛和机器设备花了40多万,加上其他花销,全部成本花了140多万。
肖永贵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不少当地群众增收,叶良奎便是其中之一。参加过村里种养殖培训的叶良奎熟练掌握了养牛的喂料、防疫等基础知识,现在不仅能在养殖场上班获得务工收入,更增强了养牛发家的信心,日子越过越红火。
叶良奎告诉笔者:“在养殖场打工,每个月有4500元工资,我家离这里也很近,来这里务工也方便照顾家里面,等技术成熟了,我就自己养。”
在仁和乡仁和村,年轻有为的刘业明是大家公认的致富能手。1989年出生的刘业明,吃苦耐劳、敢想敢干,靠着发展养猪产业走上了致富路。走进刘业明的养猪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生猪呼呼大睡,偶尔一两头伸长脖子哼哼打呼,憨态十足。刘业明正在给猪仔投食,查看生猪生长情况。
“目前我的养殖场主要以母猪产仔销售仔猪为主,因为我学习了母猪的人工配种技术,这样的经营模式效益更高。平时还能帮村民们提供一些养猪建议。”刘业明说,下一步,希望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提升养殖技术,把养殖场建设得更规范化、现代化一些,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同鑫、永贵生态等养殖场的发展壮大正是仁和乡畜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该乡坚持数量与质量、发展与规范、示范与创新并重,鼓励养殖大户、农村能人创办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成效显著。
百里杜鹃仁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祝俊旭告诉笔者,全乡现有牛存栏5000余头,猪存栏10000余头,禽存栏30000余羽,畜牧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
随着畜牧产业不断发展升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了增收。现如今,畜牧养殖已经成为仁和乡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下一步,我乡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持续抓好畜牧产业高位推动,推动强乡富民的强大动力,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强化疫病防治、动物检疫等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畜牧养殖规模及技术水平,以畜牧产业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祝俊旭说。